四场联赛,一场欧冠小组赛,尤文图斯这个赛季的主教练萨里,始终在使用比较传统的阵型,但是在上一场与弱旅维罗纳的比赛中,萨里在首发中安插了球队新援拉姆塞,给球队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传球成功率81.8%,只有一次过人,却贡献了两次关键传球与一粒精彩的后插上破门,可以说拉姆塞擅跑不擅控。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拉姆塞的后插上,与赫迪拉不太一样,身高体壮的赫迪拉,是可以插入禁区当中锋使用的,这在球队阵地战受阻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战术节点,另外拉姆塞的防守站位能力,以及头球能力,也不如赫迪拉。
不过我们很难将拉姆塞视为是赫迪拉的替补,因为赫迪拉的射术实在比较跟着感觉走。但可以认为,拉姆塞在433这种三中前卫阵型的时候,不如赫迪拉均衡。
同样还有类似问题的是迪巴拉,在上一场比赛中,迪巴拉后撤,控制节奏,做的都很不错,但是在球队在禁区内需要支点的时候,迪巴拉的作用则与CR7略有重复,甚至还与拉姆塞在跑位上有些冲突。
每一名球员都有各自的特点,对球队的主教练而言,更关键的是如何将他们更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在防守层面做到平衡,目前来看,萨里还处于一个试炼球员的阶段。
在球队的整体战术上,接应距离较远的尤文图斯,在球场控制力方面做的还不错,就是成功率还不够高,另外“跑轰”的球员在防守中漏洞较大,体能消耗也很快,球队整体的节奏变化,去通过人数和层次弥补体能方面,做的相对一般。
本场与布雷西亚的比赛前,CR7受伤无法出场,萨里势必要重新布置锋线,能够踢出怎样的效果,有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战术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萨里第一次派出双前锋阵型,从人员的角度来看,球队欠缺一个拉边以及传中的好手,或许会在中路做文章多一些。
布雷西亚的阵型同样也是4312,双中卫阵型会比三中卫阵型留下更多空间,尤文图斯的战术意图能否得到较好展示,我们在比赛中具体观察。
在上一场比赛中,球队首发德米拉尔,博努奇站在了左中后卫位置。虽然传球成功率较低,但12次长传,两次关键传球,防守数据也居于全队最佳,博努奇位置变换对球队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同为4312阵型的布雷西亚,在中场的逼抢较多,但不算特别凶狠,迪巴拉与伊瓜因的后撤,让球队控制住了局势,但是球员在刚开场注意力似乎不是很集中,布雷西亚在边路推进后过度到左侧,对方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在桑德罗身前小角度攻破了什琴斯尼把守的球门。
这个球什琴斯尼要负一定责任,他还是老问题,在阵地防守时候,距离球门距离过近,视觉空当较大。
拉比奥特-赫迪拉,都不是很擅长拉边的中场,喜欢在右路的迪巴拉,即使拉到边路,左脚传球能力也有限,而且伊瓜因在中锋位的能力也一般。
在边路组织有限的尤文图斯,将目光放在了中路,这是伊瓜因后撤策划的一次进攻,三名球员连续在小范围的撞墙配合打入禁区,可惜迪巴拉右脚过渡到左脚,失去了射门良机。
达尼洛拉伤,夸德拉多出场担任右后卫,从进攻角度,夸德拉多在边路能够提供更多变化,但是在防守方面,夸德拉多的位置经验则欠缺一些。
夸德拉多的出场,弥补了球队右路的迟缓,上图可以看到,除了伊瓜因-赫迪拉两名“中锋”以外,拉姆塞-迪巴拉也已经就位。
值得注意的是拉比奥特的位置,距离禁区弧与点球点之间的这个战术位置有些远。
但是夸德拉多过于靠后,球队的进攻推进速度则稍微显得慢了一些,即使拥有四人包抄的尤文图斯也将面临扎好篱笆筑好墙的对方防守。
于是呈现出,如果夸德拉多不上来,或者上不来,球队多数时间都是在中路我就蹭蹭,不进去(进不去)的情况。
可以说本场比赛的4321阵型安排,是很适合迪巴拉与拉姆塞去发挥的,尤其是迪巴拉。
比伊瓜因更喜欢回撤的迪巴拉在中路和左路,与在中路和右路跑动接应较多的拉姆塞,对皮亚尼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两人在禁区内,也因为拥有“中锋”的缘故,比较方便他们去发挥后插上的能力,寻找射门空间。
如果不提被赶鸭子上架的中锋任务,在跑动中射门方面,伊瓜因表现的还算可以。
相比较杀入禁区还能当中锋用的赫迪拉,以及被迫牺牲为中锋的伊瓜因,拉比奥特则显得比较迷茫。
比赛中可以看到,在球队需要更多边路支持的时候,拉比奥特并没有马图伊迪坚决,在球队需要中路强压的时候,拉比奥特也没有马图伊迪执着。
或许是因为半年没有正式比赛的缘故,拉比奥特的肢体动作略显迟缓,在头脑反应自己球场任务的反射弧也略长。
总体而言上半场比赛还是打出来萨里想要的“跑轰”效果,虽然效率有点低,不过个人认为这个是人员使用的问题,伊瓜因换成曼朱基齐,拉比奥特换成马图伊迪/本坦库尔或许更合适。
(在不同的时期,轮换不一样的球员去适应不同的球场任务,并不能算错,这方面萨里做的至少不应该被算成错)
伊瓜因在中锋位并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特点,自我牺牲去成全迪巴拉与拉姆塞,但中路的支点不足,以及迪巴拉-拉姆塞过多的后撤,也很难将对方防线推到小禁区范畴。
与上半场相比,拉比奥特提高了对边路的插上,但是身材很高的他缺乏速度与灵活,显得突然性不够,给对方的拉扯有限。
在“中锋”无法挤压对方防线的时候,球队的控球,只能作为消耗对方的方式,这种不断的中长距离传球,与上一场比赛有些类似,转变为射门的效率不算很高。
(上一场比赛球队有任何位置都可以射门的CR7,本场比赛射门这件事,相对也变得难了一些)
从技术统计看,上场比赛84%控球率,球队射门21次,本场比赛89%控球率,射门还少了1次。
不过4321阵型使用,增加了强突,减少了传中,让球队的射门位置,更靠近了球门一些。
伊瓜因与拉比奥特分别错失得分机会,十分可惜,尤其是伊瓜因,他在这个阵型下是球队的主要支点,在肉搏中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却没能把单刀打进,令人失望。
这个图可以看到,拉比奥特-拉姆塞前插的幅度有限,独立支点伊瓜因寂寞难耐,回撤持球,迪巴拉前插却与伊瓜因相撞。
球队进攻手段不够丰富,过于依赖中路,对方密集防守下,“跑轰”不起来再转传控,可惜球队的进攻效率并不算高。
贝尔纳代斯基换下拉姆塞试图增加中路的高度与边路的接应,可以让球队在进攻方面得到一定的加强,但个人认为,对抗不足的贝尔纳代斯基,中路作用有限,即使拉到左路多一个传中点,体能消耗较大的赫迪拉与状态不佳的伊瓜因,能起到的帮助有限。
马图伊迪换下受伤的迪巴拉,更多是为了防守意图,球队最终也将比分保持到了最后。
萨里通过阵型的改变,磨合了球员在局部的默契,比赛中可以看到,拉姆塞与迪巴拉组成的双前腰,与伊瓜因一起在中路通过连续小范围配合,带起了球队的攻势。
五次射门,两次射正,两次关键传球,两次过人,传球成功率80.7%,似乎还可以接受,但是伊瓜因还拥有5次失误,全队最高,尤其是下半场体能下降后,居然自己带球出界,让人印象深刻。
伊瓜因在本场比赛的数据,之所以如此极端化,很重要因素是他必须要为了身后的迪巴拉-拉姆塞两人做出牺牲,顶在前面当中锋,去与对方中后卫正面肉搏,这不是他擅长的,而且对他的体能消耗也是极大的,但却是他不得不做的,毕竟球队无法指望迪巴拉-拉姆塞去当支点背身接球。
在马图伊迪出场换下迪巴拉的时候,弯腰扶着膝盖大口喘息的伊瓜因,眼中写满了绝望。
将不适合该位置任务的球员,丢在那个位置,让他去发挥自己不擅长的内容,踢的不好很正常,但是对球队而言,这么做则十分有必要的。
一个赛季的比赛,球员难免有伤病情况,需要球员去适应不同角色以自己的特点在不同局部发挥出不一样的内容。
在上赛季中期,曼朱基齐受伤,CR7拒绝阿莱格里的提议去轮休,坚持上场,并且还是他不擅长发挥的中锋位置,不仅CR7个人发挥的很不理想,球队踢的也很无奈,意大利杯被亚特兰大淘汰。
(这里没有责怪CR7的意思,单纯只是说,球员在不擅长的位置,踢不好是可以理解的)
同样本场比赛,球队缺少任何位置都可以射门的CR7,迪巴拉-拉姆塞的活动区域也不如CR7灵活,伊瓜因更多是要起到传统高中锋的作用,一个人直接在正面去挑战对方多名高大后卫,可惜伊瓜因并非克洛泽,也非曼朱基齐。
就像上赛季很难去苛责CR7在中锋位做更多内容一样,本场比赛对伊瓜因的不佳表现,也没必要过于苛刻。
如果说阿莱格里被动使用CR7当中锋,是因为球队只有他一个还算是“像”中锋的球员(或许也有不断挑战自己的CR7主动要求因素),那萨里则是为自己放弃曼朱基齐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球队总不能让迪巴拉,拉姆塞,科斯塔,夸德拉多,贝尔纳代斯基这些人顶在锋线位置当中锋,除了曼朱基齐以外,只能使用CR7-伊瓜因-赫迪拉)
(如果本场比赛的伊瓜因,换成CR7,会不会效果更好?以上一场比赛的状况看,好坏很难去判定,但至少CR7也一样会踢的很辛苦)
本场比赛中,迪巴拉-拉姆塞接应前插,赫迪拉的特点,是可以杀到禁区起中锋作用,辅助孤立无援的伊瓜因的,但我们注意到,本场比赛赫迪拉在禁区内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快速进攻的时候,前插任务应该由迪巴拉-拉姆塞完成,阵地战进攻,赫迪拉-拉比奥特两名中前卫,需要起到一定后插上的作用,但是两人在这方面做的都不够。
如果说拉比奥特上不去,是他自己技术特点原因,没那个意识去这样做,那赫迪拉则是客观情况,没有让他发挥出自己擅长的一部分。
个人认为,应该是夸德拉多被赋予更多的球队组织任务,赫迪拉需要将自己的位置相对往后靠去防对方反击。
从球员位置示意图可以看到,赫迪拉的位置是比较靠近巴洛特利的,也就是说,他很多时候要给球队防守补位。
从上面图中也可以注意到,博努奇-德里赫特两名中后卫距离中场球员,很遥远。
这个问题在上一场比赛德米拉尔-博努奇搭档的时候,以及再之前的比赛也都提及过。
萨里球队拉开距离的进攻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中前场快速运转能力,CR7,拉姆塞,伊瓜因,科斯塔等球员,也都是可以玩“跑轰”的进攻球员。
上图虽然是越位,但我们可以看到,巴洛特利的位置几乎是不设防的,博努奇与夸德拉多防守箭头马特里,德里赫特则距离有些远了,球队防守默契与指挥欠缺了一些。
纵然是利物浦,也不再盲目“跑轰”了,纵然是西班牙德国,包括巴西阿根廷,也都吃到了“跑轰”不起来变传控后,没有中锋的苦头。
球队在什么时候“跑轰”,以多高的频率去使用体能消耗巨大的“跑轰”,球队整体节奏变化的一致性去配合“跑轰”,“跑”起来后防线怎么办,这个比“跑轰”本身更值得主教练去研究。
尤文图斯这些进攻球员能力都还可以,之前几个赛季,没有拉姆塞都“跑轰”的起来,只要没有太严重的伤病情况,这不是啥难事不难,何况现在还有跑轰鼻祖阿森纳出品的拉姆塞。
单纯为了“跑轰”而跑,纯属自我消耗,如何在其中掌握平衡,在球队节奏变化,以及防守层次性获得提高,希望主教练能够在这方面做出更多改变。